層次 系列
識別號 T0333D0273
題名 正題名:嘉義賴智記手抄契
日期 形成日期:道光30年9月~明治30年4月 (1850/1897)
範圍與內容 透過本批文書得以瞭解嘉義地區的發展,市場狀況、社會狀況、土地收租買賣情形,來瞭解嘉義地區在清朝至日據臺初期當時的社經風貌以及當時政治經濟狀態,特別是賴氏家族由1834(道光14)年由農轉經商,1850(道光30)年由賈入儒至科舉仕紳階層的發展脈絡。T0333D0273共51件55張,係為嘉義美街賴氏家族於1894(光緒20)年由長子賴世英主持分家後,所各持家產後,由第五代四房賴世觀及長子賴雨若,房號:賴智記,以嘉義縣、市地區土地文書為主。年代以1850年(清道光30年)為最早,1897年(日明治30年)為最晚。內容包含家族鬮書、杜賣盡根字契、立胎借銀字、杜賣盡根田契、店契、立典契以賴集義五房輪收香祀存公項下等共七種類型,其中以賴智記房號所購土地買賣文書為主。
取用形式/使用方式 到館閱覽列印
個人名稱 賴集義賴德記賴時輝賴斗寧賴智記賴智和賴豐記賴年記
種類形式 契約文書
地理名稱 嘉義縣
傳記或歷史 賴氏家族為嘉義地區諸羅名門,係至第一代賴斌來來臺開墾三界埔(今嘉義縣水上鄉三界村)等處墾殖,後移至崙仔頂庄(今嘉義縣中埔鄉和睦村)以農為業,在嘉義八掌溪畔發展起來,其後二、三代定居於此持續農耕,奠定日後發展豐厚的基礎。根據嘉義縣志記載,賴家至第四世代,已開闢田地千餘甲,引八掌溪之溪水灌溉,耕作人數已達數千人之多。第四世後裔賴時輝移居至嘉義市布街(今光明路),經營賴集義大租館,廣達六庄,續墾百餘甲,賴時輝以傳分長房賴世英(仁)、二房賴世良(義)、三房賴世陳(禮)、四房賴世觀(智)、五房賴世貞(信)分五房記號,為輩份順序,開展家族支派。雖分五房,因二房、三房、五房都英年早逝,賴時輝五子中僅有賴世英與賴世觀跨至日治時期,故僅大房賴世英的賴仁記與四房賴世觀的賴智記,能維持家族的勢力。1894(光緒20)年賴家因家族成員相繼過世,族產房派糾紛,導致賴智英搬離古厝於嘉義大街東邊(今吳鳳北路、公民路與中正路之間),另建「崇祀堂」大厝,建立「仁記」新房派,編撰〈嘉城賴仁記家譜〉與1919(大正8)年,雨若撰《(賴智記派下),賴氏家譜》,凝聚近兩百年嘉義賴家,使其永續發展。
權利說明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有
較佳的引用方式 引用時請註明: 題名(識別號)。查檢日期。資料庫名稱。檢索網址。
組成

影像瀏覽

1/1 頁| 共 0 筆| 跳至第 頁 |